VIA宣布面向嵌入式系统开发推出新型迷你主板规格“Em-ITX”,尺寸仅有17×12厘米,非常适合超轻薄嵌入式设备。

很多人都知道,智能手机市场、嵌入式市场一直吃ARM架构处理器的天下,随着全球3C融合的加速,英特尔想进入Soc领域的野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这一次,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却正式宣布,英特尔在未来5年内,将会采用x86架构处理器进军这个市场。
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事件回放:2月25日-27日,2009年高盛科技与互联网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在会上向外界公布了英特尔目前产品线进度情况以及未来的商业方向。下面编辑先总结一下欧德宁所谈及几个话题的关键词,包括有Atom、32nm、NAND、ARM、Netbook、Smartphone、SSDs、Soc、Larrabee、Andriod、Windows 7、涉及到的厂商包括AMD、NVIDIA、TSMC、Google以及“Mubadala guys”。
...嵌入式工控机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不仅是计算机的重要门类,而且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优质、高产、低耗,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发展工控机对实现工业现代化、促进产业信息化和振兴经济有重要意义,调查工控机的市场对发展工控机和改造传统产业以及促进两个根本转变都有很大意义。
...
数字和网络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时候,无处不在的嵌入式设备正在你的周围,虽然大多数时间没有意识到,但这些嵌入式设备确实在并不断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最显而易见的方面包括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数字电视革命,信息和数据在数字电视网络上大行其道。亚洲领导着全球IPTV的革命,嵌入式软件就像三星的Anyview TV和IP机顶盒(IP-STB)在新一代网络媒体设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样,已演变成数字家庭的完整部件。数字录像机和高清晰DVD播放器也已经逐渐进入我们的居家中。在工作中,我们拥有兼容Windows Vista的LCD网络投影仪。在路上,便携式导航设备已经成为小型汽车的标准配置,而对GPS设备和智能手机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
说起英特尔,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在PC处理器领域的呼风唤雨,殊不知这家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巨头在嵌入式领域的历史甚至比电脑处理器还要悠久。在今年的IIC-China深圳站展会上,英特尔展示了多种基于其最新系统级芯片令人眩目的应用产品,这也表明在嵌入式领域众多半导体厂商又将面对一个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
“英特尔在1967年的嵌入式会议上就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之后才和IBM合作进入PC市场,所以算起来我们进入嵌入式领域的时间比在计算机领域还要长,”英特尔公司嵌入式产品事业部中国区总监施养维解释道。“随着现在诸如嵌入式联网设备等市场的迅速增长,这将成为我们下一个主要目标应用。”预计到2011年,全球在消费电子、移动互联设备(MID)、低成本PC以及工业应用等嵌入式领域每项处理器市场都将达到100亿美元。据施养维介绍,目前英特尔在嵌入式领域已涉足30多项应用,全球拥有3,500多家用户,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也已超过100。
...多参数监护仪是临床常用的检测设备,它要求能对临床患者的许多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的检测和显示,能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以及能存储和回放。常规的监护参数包括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率、呼吸率、体温等生理参数。除上述功能要求外,还要求设备具备安全、可靠和便携等特点。随着嵌入式工控机技术的发展,其在医用电子仪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嵌入式工控卡不仅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稳定、通用性强、抗干扰以及能耐受恶劣环境的考验等特点,而且采用开放式总线结构,同时支持ISA和PC104总线,可以内置网卡、多串口设计及内置TFT、CRT显示接口,应用十分方便。一般工控卡都能支持DOM或DOC等电子盘器件,使得用户在非海量存储使用时,可以将应用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此类器件中。在固化BIOS和DOS的支持下,可共享使用PC机的软硬件资源,便于编制和实现复杂的算法。很适用于医疗仪器等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是一种加固的增强型个人计算机,它可以作为一个工业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中可靠运行。早在80年代初期,美国AD公司就推出了类似IPC的MAC-150工控机,随后美国IBM公司正式推出工业个人计算机IBM7532。由于IPC的性能可靠、软件丰富、价格低廉,而在工控机中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应用日趋广泛。
...
英国ARM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发布是其最新的低功耗微处理器架构——Cortex M0,Cortex M0是目前ARM旗下RISC处理器架构体系中最小、每瓦计算效率最高、最节能的,它的出现让许多目前仍在使用8位单片机自动控制设备或者智能家电在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升级到32位处理器的性能并降低功耗。
Cortex M0处理器架构用12000个门电路实现了Thumb RISC指令集支持、超高速的级联向量中断控制和深度节能的睡眠控制。从ARM公布的数据看,其实现了0.085mW/MHz的超低功耗和0.90 DMIPS/mW的超高每瓦计算效率。
...近两年来,嵌入式工控机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很多客户都可以接受一体化成形的无风扇,低功耗,具有工业特质的嵌入式工控机,很多人问我,嵌入式工控机是否会取代传统的工控机!我总是笑而不答,因为市场是有趣具有变化的,没人说的准确,但对于这个议题,确实值得大家来探讨一下!嵌入式工控机“牛”的原因到底为何,到底嵌入式工控机带给客人怎样的好处!
...
嵌入式工控机是嵌入在工业系统内部,在工业极端环境里能够连续长期稳定可靠工作的工业型计算机。随着Intel CPU和Microsoft DOS/WINDOWS架构演变成事实上的标准,ISA/PCI总线加固型工业PC(IPC)开始向工业领域渗透。IPC虽然经过了工业化改造(如取消了大母板,采用无源背板、插卡式模板,工业电源,全钢密封机箱微正压散热,温度自动检测和调整等),但其本质上仍然不是工业型PC,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母板水平放置、抗震动冲击能力差、非均匀散热、元器件失效率高、平均修复时间(MTTR)长、维护困难等问题,难以满足工业控制任务的苛刻要求。为了满足市场对工业型计算机的要求,除了VME总线工控机外,产生了一系列基于PC的、与ISA/PCI总线标准兼容的嵌入式工控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ompactPCI/PXI总线、AT96总线、 STD总线、STD32总线、 PC/104和PC/104-Plus总线嵌入式工业控制机。
现场总线技术是随着电子、仪器仪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于80年代中期产生的,现场总线技术以其鲜明的特点和优点很快进入各个领域。国外各大控制设备制造商也相继开发了不同的现场总线,但这些现场总线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场总线的推广应用。此外,现场总线给工业控制领域带来的变革是具有冲击性的,因为它们改变的不仅仅是设备、系统或者技术,而是将改变人们做事的途径和做事需要的工具。虽然现场总线技术诞生已经二十多年,但是它们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与其具备的优点是不相称的。随着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和包括智能仪表在内的现场总线产品的大量出现,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目前很多数控机床管理仍然处于原始状态,成为制约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的瓶颈。通过嵌入式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应用,可将客户管理端软件安装在局域网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作为管理工作站,解决数控机床管理的若干问题。
随着CAD/CAM一体化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目前多数企业在新产品设计开发、工艺过程编制和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效率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已经进入了网络化时代。而与CAD/CAM密切相关的数控机床管理仍然处于原始状态,成为制约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的瓶颈。实现企业数控机床的网络化管理,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
...